清末海派四大家之晚清著名画家吴昌硕(3)_著名画家_百科_我爱画画网_一个免费学画画的网站

清末海派四大家之晚清著名画家吴昌硕(3)

2015/07/07 16:57 Escargot
0

  《梅石图》等多作于吴昌硕古稀之年,不止一幅。其中一幅作于75岁,梅为主,石为客,交相辉映。运用篆法,疏阔纵放,气势捭阖。点点梅花,疏密有致,极富节奏之变。焦墨枯笔,顺来逆去。枝丫纵横,曲中求直,苍劲之极。花以焦墨圈勾,精细而怒张,仿佛想要从枝上挣脱,凌空而去。观者仿佛置身于月色轻笼、花影横斜的意境之中。诗曰:“梅溪水平桥,乌山睡初醒。月明乱峰西,有客泛孤艇。除却数卷书,尽载梅花影。”

  诗画珠联璧合,互补其境,令人悠然忘返。题有此诗的《梅石图》《梅花图》不下十幅,件件不同,各有千秋。充分体现了吴昌硕的爱梅情结和梅之精神。

  从题画诗文也可以看出吴昌硕的文笔修养非同一般。他为《梅花》题曰:“寒香风吹下东碧,山虚水深人绝迹。石壁矗天回千尺,梅花一枝和雪白。和羹调鼎非救饥,置身高处犹待时。冰心铁骨绝世姿,世间桃李安得知?”

  他为《梅花图》题曰:“人遗纸数幅,光厚如茧,云得之东瀛。或曰:此苔纸也。醉后为梅花写照。梅之状不一:秀丽如美人,孤冷如老衲,屈强如诤臣,离奇如侠,清逸如仙,寒瘦枯寂如不求闻达之匹士。笔端欲具此众相亦大难事,唯任天机外行,似兴酣落笔,物我两忘,工拙不暇计及也。不知大梅山民挥之门外否?引为同调否?安得起而问之。”

  这些诗文,无不精神饱满,文气盎然,想像丰富,读来酣畅淋漓。充分体现了吴昌硕的旧学功底、文学涵养和艺术才华。

吴昌硕书法
吴昌硕书法

  五、书法生涯

  吴昌硕的楷书,开始学习唐代(公元618--公元907年)颜鲁公,隶书学习汉代石刻,篆书学习石鼓文,吴昌硕的行书,学习黄庭坚、王铎风格。吴昌硕的篆刻,今天学习的人很多。日本篆刻家河井荃庐从1898年开始就向吴昌硕请教,并向日本篆刻界介绍,产生极大的影响。

  在吴昌硕的书法创作中,无疑以篆书、行草为主,但吴昌硕学习隶书的时间并不短,在青年时期便曾临习汉碑,如“张迁碑”、“嵩山石刻”、“张公方碑”、等,同时又受到邓石如、吴让之、杨见山等人的影响,笔法近似杨见山,他在三十五岁时书的一幅隶书还是“张迁”的风格,结体方正,用笔尚拘谨、小心。吴昌硕晚年所书隶书,结体已变长,取纵势,如这幅“奉爵称寿,雅歌吹笙”,用笔雄浑、饱满,从一些线条看,具有篆书的痕迹,可以说这时吴昌硕早已将篆、隶溶为一体了,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面目。

  吴昌硕的楷书遍临《汉祀三公山碑》《张迁碑》《嵩山石刻》《石门颂》等汉碑。中年以后,博览众多金石原件及拓本,选择石鼓文为主要临摹对象。数十年间,反复钻研,并不以刻意模仿徒求形似为满足,参以秦权铭款、琅琊台刻石、泰山刻石等文字的体势笔意,故所作石鼓文凝练遒劲,自出新意,风格独特。60岁后所书尤精,圆熟精悍,刚柔并济。喜将石鼓文字集语书写对联。晚年以篆隶笔法作草书,笔势奔腾,苍劲雄浑,不拘成法。

第3页(共6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