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绘画的过程与经验_世界名画_百科_我爱画画网_一个免费学画画的网站

学习绘画的过程与经验

2016/08/26 11:41 woaihuahua
0
1925年先父逝世,当时我年仅11岁。母亲重视我及胞妹再麐的教育。延师在家攻读经、史、文学、哲学,以及欧洲近代史、英国文学等。髫龄时我对中国书法有极大兴趣,勤于练习、临摹颜柳王赵各体。一直要到1933年,才有机会在无锡从钱松喦、陈旧村两位先生学习花鸟及山水画。当时每星期由钱、陈两位老师给我画稿,在家临摹,画好之后,下周将作品交给两位老师批阅。老师当面指出好与不好的地方,同时将新的稿子交我带回临摹,两位老师教画的方法,是我国传统的教导方法。对一般学生都是用此方法传授作画技巧。钱、陈两位老师便是我在绘画方面的启蒙老师。当时我在他们指导之下,虽只学习了一年光景,但对我日后走上一心向艺之心发生了极大的启发作用。他们当面称赞我的用笔敷色,认为是一个可造之才,若能坚持努力,一定可以有巨大的成就。
 
1937年我进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攻读欧洲近代史。第二次大战开始,我与丈夫方心诰携长子离英经挪威、纽约,返上海到香港,香港被日军占领后,迁居桂林、重庆,颠沛流离之逃难生活,使我不能拾笔作画达十年以上。
 
1950年外子方心诰以壮年有为之时突然在港逝世,遗有幼龄子女八人,其时除继续经营外子留下的出入口公司外,复习画于岭南派大师赵少昂先生。赵先生的教授方法,也是以传统方式指导学生先从临摹老师作品着手。同时也指导学生向大自然学习,观察鸟兽动态。山水形色,花卉色泽姿态。写生临摹,兼而有之,我随从赵师学画足足有三年之久。钱、陈两位老师教我用单宣作画,赵师则指导我用皮纸作画,有时用托过一层底的宣纸画册页。钱、陈两位老师的画风在30年代还是非常传统的,赵老师所画的花卉翎毛走兽虫鱼较诸传统有所不同,色彩较丰富,构图画面有异于传统的中国花鸟走兽,在当时确是非常突出而具有极大影响力的新派画风。随赵师作画时期我因白天工作于出入口公司,往往要利用晚上较静的时间来从事绘画,两三年下来,我已可画三呎四呎较大幅的画了,但究竟还未能完全脱离老师的画稿而独创不同画风的作品:1951年在东京三越本店与赵老师举行一次联合展览会便是上述的一批作品。赵师教导期间。曾给我以极大的鼓励,使我对绘画的兴趣大大提高。
 
1953年我因想多多从事于山水画的习作,经顾青瑶先生的介绍,转入张大千先生的门下。张老师收徒弟甚为隆重,先是要正式投门生帖子,然后向老师师母行三跪九叩首之大礼。请客两桌(菜单子由老师命定),在九龙亚皆老街老师寓所与老师、师母、同门,及老师的好友们见面,为此,我于1953年正式成为大风堂弟子,可以随时去老师附上观看老师作画。有别于上述几位老师的教导方法者是张老师未能将画稿给我临摹,只教我留心研究古人名迹。多些游山玩水,求取画稿。对一个尚未达上山水画正统之路的初学者来说,自己执笔要一下子从花鸟画转向画山水,的确遭遇到极大的困难。而且1953年张老师举家迁南美,连到他家中去看老师执笔作画的机会也渺茫了。我只能一方面继续画花鸟画,另外大量购买画册、字帖,研究古今大师之作品而逐渐悟出除老师们所教所授之外,再向不同画风的大师们学习,也是一条走得通的门径。
 
1952年、1953年、1954年我的尝试作品曾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伦敦、巴黎、洛桑(瑞士)等地展出。1954年我进入港大随饶宗颐、刘百闵、唐君毅诸先生研读中国文史哲学。1955年在林仰山教授领导,以及同学刘唯迈的努力安排协助之下,在香港促成了一次较具规模的个人作品展览会。这一次的作品中有一部分是我想凭自己的想象力去完成的作品。展览后刘百闵、陈士文先生找我谈话,认为我在绘画方面有远大光明的前景。他们一致认为我具有书法根底,又有文学修养,当可自力更生,脱离一切别人的影响而走上独创的道路。为达到这一步,要恃个人的决心与毅力去努力尝试,开创新道路,转到新方向去十分重要。这两位先生极力鼓励我,他们竭力劝我逐渐脱离一切影响而踏上自己创作的道路。话虽如此,一下子要走向独创的道路,究竟并非如此简单容易,何况我又有家庭经济负担,子女众多的牵制,精神上做不到脱然无累,一心向艺的决心,去负起艺术赋予我的使命。虽然这时期我开始觉得中国画坛的沉闷局面应该有人出来用不同的语言打破牢不可破的层层束缚,使中国画有点新气象。但在当时的情形之下,这些都不过是我心中的愿望而已。
 
港大毕业后,我赴牛津大学在中国文学方面进修两年。先是我在港大的一年学习期间,林仰山、刘百闵先生等有意留我在港大教书,但我当时尚觉有进一步到国外去探索研究的必要。在牛津期间曾在剑桥、牛津,及德国举办个人作品展览会,并参加学术会议,认识了许多学术界著名人士,并到欧洲名山大川观光游览,有机会见到欧西各国的艺术宝藏,使自己的胸襟较为畅朗开宽,对艺术的价值观念有进一步的了解认识。
第1页(共4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