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吃马铃薯的人》_吃土豆的人油画,习作草稿,素描赏析(6)_世界名画_百科_我爱画画网_一个免费学画画的网站

梵高《吃马铃薯的人》_吃土豆的人油画,习作草稿,素描赏析(6)

2016/08/24 10:46 woaihuahua
0

梵高在信中向提奥解释了他对绘画的意见“我想传达的是这些人在油灯的昏暗光线下用手取食土豆,也正是共一双手,他们用它的劳动从土地上得到了食物,他们靠诚实的劳动获得了食物”。这种灵感来自于著名的1688年Jean de La Bruyère's Les caractères de Théophraste of 1688。梵高没读到原著,但是他读到过Alfred Sensier的La vie et l'oeuvre de J.F. Millet。Sensier在提及米勒的扶锄的男子引用了摘录引自La Bruyère的富有感染力的那段:“看上去像野兽,男人和女人,农村,黑色,土褐色的,被太阳晒焦的,倔强地在土地上劳动,他们用音调的声音说话,抬脚的时候他们露出人类的脸,他们是真正的人。晚上他们回到他们的窝棚里啃黑面色,喝水;他们的劳动使得别人可以省去播种的辛劳,为了生活,他们努力地收割,只是为了生计。”

和米勒的扶锄的男子形成对比,梵高的吃土豆的人尝试着描绘农民在家里所得到的片刻休息,他们的卑微,他们的自然,是梵高努力描绘真正在画农民的关键。如果有人想美化他们,那也随他们去。但我作为一个长期我倒是认为描绘他们的粗俗好于赋予他们传统的魅力。 梵高想表达出那双手因工作变得粗糙,而更多的东西都写在脸上,正像米勒所做的那样。按照米勒晚年着迷于研究人的类型,相面术的重要性。他被乡下人的丑陋打动,没有停留在描写那些看上去很粗糙的脸,那些脸看上去并不总是那样粗糙、丑陋。

这也是是梵高想用来描绘布拉邦特农民的方法。正像他的朋友注意到的那样,他用他们中最丑的一个作为模特。在纽南,他用“鸣叫的母牛”的表情来描绘一个妇女。他挑选的模特都是粗糙、扁平的脸、前额低、厚嘴唇、不精明但人物丰满,非常像米勒的人物和别人一样,他也读过Gall and Lavater的理论。在他们看来,厚嘴唇显现出特别粗劣和狡猾的特点,结合高颧骨,他们有着非洲人的特点,没有智慧的人。一张平脸,上半部几乎没有曲线,低低的额头是愚钝的记号。这些特点,包括厚嘴唇、扁平的、突出而且低的前额一看知道是梵高的农民,这些特点同样被运用在吃土豆的人里。他们的嘴和前额被夸大。画里右边的女人和左边的男人用着比怪诞画还夸张的扁平额头和突出的耳朵,另外两个在左边的人都大睁着眼睛,这种表情也出现在梵高的单人农民肖像中。这样大的眼睛大概是故意画出的‘动物的眼睛,他们不时对周围产生缺乏智慧的惊奇,那是不可能阅读任何东西的眼睛,这样的眼睛决不会背叛'。

这种在吃土豆的人中强调的自然野性,梵高坚持着,但不是在丑化他们。在他单纯的眼里,那是农民的特征。总之,作品努力描绘农民的原始与纯粹,描绘着那时的乡村生活。像动物那样,他们生活在未被破坏的协调中,自然的环境,那是梵高所羡慕的。

这幅作品完成于1885年春,它是梵高早期最出色的作品之一,是1883年到1885年间他在纽南逗留期间观察和工作的产物。在海牙居住时,被工业化驱赶到厂矿山底的城市贫民区居民的悲惨处境给他很深的印象;他着手画一系列农民习作,描绘他家附近田间和村庄里的人物。

梵高这个时期虽然深受荷兰画派的影响,但是,他拒绝走该画派感伤主义的老路去描绘星期日身着盛装的农民,而是力求表现农民艰辛的现实生活。为了追求这种意境,他选用了灰暗色调,设色浓厚,以此体现家境的寒苦。他以遒劲的笔触,刻画人物布满皱纹的面孔和瘦骨嶙峋的躯体。桌上悬挂的油灯构成画面的焦点,昏黄的灯光洒在农民憔悴的面容上。背景敷色稀薄浅淡,反衬出前景中的人物形象。梵高力求表现几种色调在光的映射下的变化效果。

《吃土豆的人》,我国画家中最美的作品之一,是一幅画中只有一点亮光的黑黝黝的油画,或许不是一件多余的事。我要清晰地表明,这些在灯光下吃土豆的人,就是用伸进盘子里的同一双手去锄地的,因此这幅画所叙述的是体力劳动者,说明他们是诚实地挣到他们的食物的。我要表达一种与我们这些文明人完全不同的谋生方法的印象。我在这幅画中最初试着用土黄、土红与白色来画人物的肤色,但是这种颜色实在太亮了,根本不行。怎么办呢?全部人物的头部都已经画完,甚至画得非常仔细,但是我毫不犹豫地把他们重新画过,现在所画的颜色好像是一个完好的、满是尘土的、没有去掉皮的土豆的颜色。(梵高语录)

第6页(共6页)
相关文章